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74|回复: 1

凉山州:打造风情独特的民族文化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3 13: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3b89c9cbdd8f9a98c9176898.jpg
(美丽的彝族姑娘)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散居在云、贵、川、桂四个省区的彝族近800万人口中,凉山就占了180多万,是彝族集中居住最多的地区之一。凉山是古朴久远的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让历史奇特地定格在多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痕迹,沉淀了极其丰厚、风情独特、极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凉山州有汉族、彝族、藏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纳西族、苗族等14种世居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砥砺,共生同存,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元,如万花筒般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浓郁凉山特色的彝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标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则是特殊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它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沉积着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活化石”。民族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艺术、民族文字、民族文学、民族工艺、民族文物、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节庆、民族饮食、民族宗教,还有社交礼仪、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着生产生活的文化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是自然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集中体现。风情独特的彝族火把节、神秘奇特的原始宗教(毕摩)文化、古朴传奇的摩梭风情、久负盛名的民族音乐歌舞、古老的彝族文字、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以及一方一俗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凉山各族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凉山州极具开发价值的重要资源。
  文化资源与普通自然资源相比,它属于无形资产,价值难以量化。一方面这种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融合在商品和服务中,而且还可以融合在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中,对经济发展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具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文化、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高科技航天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构成极其丰厚而独特少有的文化景区。
  当前,就总体而言,凉山的民族文化还停留在原始生态,体现在各民族具体的生产生活中,停留在自娱自乐、自我欣赏的状态,象未加工过的天然宝石散落在民间。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要把这种民间文化转变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首先要在原生态地得到保护,进行挖掘整理,然后再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弘扬先进文化,提倡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精神和“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正确处理保护、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把民族传统文化提炼成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按照市场法则,有效重组和合理配置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的有效载体,把最具亮点民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构建起强大民族文化平台。把彝族火把节打造成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把彝族选美活动和民族服饰展示打造成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民族文化活动;使彝族原始宗教(毕摩)文化成为赏心悦目的民族特色文化的载体;把民族音乐歌舞打造成为凉山民族文化的重要产业;把凉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性节庆办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商贸活动;把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高科技航天文化和红军长征文化建设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基地。使雅俗共赏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提高凉山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树立好形象服务,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服务,使民族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变为资本,成为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具有社会和商品双重属性,意识形态的属性是特殊的,商品属性是普遍的,不能用特殊性去否定普遍性,也不能因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建设先进文化也并不矛盾,离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所谓文化创新和发扬先进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根基,失去了前提。民族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来归类,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东西,不应提倡,但可以研究,有一些问题在理论上一时间无法说清楚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努力繁荣民族文化。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是这个整体的三个组成分,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丰富性的重要体现,各具特色的文化交相辉映,使世界绚丽多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交通、传媒和信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将整个地球压缩为一个“村落”。跨国资本、国际贸易、旅游、移民等等,加速了人类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合作与倚赖,也带来了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冲突。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发展、创新,不可能只是在自己的传统中延续,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意味着走在世界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轨道之中,所谓“纯”民族的文化不可能独立存在,但差别仍然会长时期存在,仍然会体现在各民族文化差异中。我们应当彼此尊重不同的文化,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于本土,又大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我们以科学的指导,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给我们以坚实的根基,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和西部大开发给我们以难得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火热实践给我们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市场为导向,创造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振兴经营性文化产业。我们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2: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19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