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33|回复: 0

2007年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情况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2 1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凉山州旅游局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全州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凉山旅游新跨越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2007年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第二届凉山民族文化艺术节及建州55周年。凉山火把节是全国十大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之一,全省三大旅游节庆之一,是我州倾力打造的六大旅游精品之一,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办好火把节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心愿,也是推动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的需要。按照州委、州政府“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的办节指导思想,经过全州各级政府、各部门、各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各项演出和节目活动圆满结束,旅游接待任务圆满完成,火把节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落下帷幕。

一、基本情况综述
本次火把节是我州取得“一办三创”成功后首次举办的国际性盛会。八月凉山,艳阳高照,火把欢腾,第五届国际火把节首先在布拖、普格拉开序幕,顿时使凉山成为欢乐的海洋,主会场西昌隆重举行火把节各项表演庆祝活动,把“东方狂欢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将火把节推向节日高潮。火把节的成功举办表明,政府的办节模式越来越成熟,火把节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品牌形象越来越鲜明,假日经济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截止8月10日,全州共接待游客132.45万人次、同比增长31.77%;其中过夜游客22.6万人次、同比增长21.96%;一日游游客109.85万人次、同比增长34.31%。游客以近程客源为主,绝大多数为州内游客,有部分省内游客、少量省外游客以及德、法、西班牙等外国游客。旅游收入20582.45万元、同比增长83.6%;自驾车1.2万辆,全州旅游宾馆、饭店开房率达70%以上(西昌市5—8日达90%以上)。全州共接到游客投诉45 件,大多数已得到及时处理,游客满意度达70%以上,有的投诉正加紧办理之中,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质量投诉发生,无游客滞留现象,全州较好地完成了火把节接待任务。
总体来看,州内游客、省内游客增幅较快,旅游总量再创火把节新高,旅游经济质量继续提高,旅游市场继续得到良性发展。

二、主要特点

(一)积极备战火把节,营造良好节日氛围。
一是按照《火把节活动方案》的安排,州假日协调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综合协调,开展了节前各项备战工作,如州旅游局先后组团参加了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韩国首尔、中国香港等地的旅游促销活动,共发送《火把节专题宣传折册》、《凉山旅游》、《五彩凉山》等资料6000多份,向各国旅行商、新闻媒体发布了我州8月上旬将举办第五届国际火把节的信息,同时,也在成都、重庆等主要客源地开展了火把节专项促销活动,带领旅游企业与成渝两地旅行社签订了200余个团队合同。
二是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州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办公室组织了工商、公安、卫生等执法部门就规范旅游合同、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旅游景区及旅游公共场所安全、规范宾馆饭店经营行为等内容进行了检查,并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三是认真做好组织协调、联络服务、信息报送等工作。节前我局积极与铁路部门衔接,协调解决了全州28家旅行社接待团队所需返程车票。与民航、铁路、公路、气象等部门衔接,及时向公众公布节日期间旅游相关信息。节日期间旅游执法部门坚守岗位,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接受和处理各类投诉,并认真收集各重点县市当日接待统计数据,及时报送火把节旅游简报信息等。

(二)火把节好戏连台,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凉山文化资源大州的形象。
主会场西昌上演了大型彝族音乐经典舞蹈《火·图腾》,举办了大型火把狂欢夜《都格拉·格莎啰》,开展了彝族传统选美活动。分会场布拖、普格举办了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朵洛荷表演、毕摩等其它众多原生态民族文化表演项目,第二届凉山民族文化艺术节又推出了各县一些具有原生态、民族性、地方性特点的代表节目、精品节目,充分展示凉山旅游的独特魅力,受到中外旅游者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誉。

(三)节日活动丰富,延长了游客在凉山逗留时间。
主会场西昌举办了火把狂欢夜、焰火晚会、啤酒节、美食节、体育竞技项目、灯会、汽车展、蜜桃节、葡萄采摘节等,各分会场也举办了火把节狂欢夜、篝火晚会、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游人陶醉其中,留连忘返。

(四)火把节市场化运作创佳绩。
据州广电传媒信息,第五届国际火把节8月4日至9日六天时间,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经营总收入162.68万元,其中:A、《火·图腾》四场票房收入37.35万元,占总收入的 22.96%,平均票价134元/票,上座率前三场为100%,最后一场为96.4%;B、选美票房收入13.89万元,占总收入的8.54%;C、《格莎啰》票房收入20.2万元,占总收入的12.41%;D、啤酒节演艺收入52万元,占总收入的31.96%;E、商业冠名广告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22.13%;F、饮品零售等其他收入3.24万元,占总收入的2%。

(五)客源结构明显改善。
此次火把节全州总计接待游客132.4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达22.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17.06%,同比增长21.96;旅游团队447个,团队游客8940人。火把节期间西昌各主要宾馆酒店爆满。如名仁酒店8月4日、5日、6日入住率分别为98.1%、102%和101.9%,省内客人占50%,州内客人占30%,省外客人占20%;邛海宾馆8月4日、5日、6日入住率分别为88.4%、99%和98.5%,省内客人占85%,省外游客和外国客人占15%。以上数据表明,尽管火把节还是以本地游客占主导,但过夜游客已呈上升势头,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被凉山浓郁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火把节的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强,凉山重点打造的旅游精品越来越成熟。

(六)旅游惠民功能越来越明显。
火把节期间,“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各主要景区、节点活动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出行的人们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也使景区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带来了实惠。据邛泸管理局调查统计,新沙滩景点有农家乐33户,每户每天餐饮收入4000元,7天节日收入达92.4万元,烧烤区共有摊位62个,平均每个摊位每天收入700元,7天节日收入达33万余元;泸沽湖规模以上旅游接待户共70余家,火把节期间平均每户收入5000元,共计收入35万元以上;马湖景区共有农家乐30余户,当地农家乐7天共收入27万元;川兴蜜桃采摘节吸引了众多的州内外客人,7天接待游客1.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40余万元;新打造的星级农家乐“汤味鲜”,几乎每天庭院坐满了采摘蜜桃后就餐的客人,火把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000余人,营业收入达5万余元。西乡葡萄采摘节共接待游客0.7万余人,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20余万元。
2007年火把节旅游总收入20582.45万元,西昌市13556.96万元,普格县3118.70万元,布拖县580万元,盐源县573.52万元,冕宁县398.50万元,综合税收按5%计,将为地方增加税收1029.12万元,火把节已成为富民富县的增长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火把节办节理念和模式,将火把节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旅游精品。节庆旅游必须针对客源市场,要站在客源市场角度,站在游客角度分析研究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办节思路上我州首次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的指导思想,《火·图腾》、《彝族传统选美大赛》、《都格拉·格莎啰》、“火把狂欢”首次实现商业运作,并取得突破。但是,火把节在运作上还存以下问题:活动日程安排滞后,不利于市场营销和旅行社组团;交通运输仍是我州旅游最大的瓶颈,特别是铁路运输,按道理火把节协调铁路运力是没问题的,但是职责不明、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协调铁路部门,在距离节日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西昌铁路部门拿出了“杀手锏”,协调了一对专列专门解决我州火把节运力,才使交通运输压力有所缓解。火把节属凉山州独有的旅游黄金周,而不是全国性的假日旅游;游客参与性、互动性的活动不足;节庆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规划、包装,主题定位不明,各类活动缺乏有机串联和线路组合,文化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二)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较差。“一办三创”后,各主要景区基础设施大改善、旅游形象大提升,假日期间州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全州景区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与设施设备的改善形成了反差。火把节期间螺髻山景区因索道公司摆渡车辆不足,造成游人接待中心众多游客等候多时上不了山,出现严重滞留现象,游客反映强烈,一部分游客退票后不满地离去。全州景区门票收费不规范,减免标准范围不统一,特别是泸沽湖过境省际客车管理问题,游客反映强烈,需要尽快协调解决。

(三)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滞后。火把节期间,央视、四川电视台、四川经济频道等媒体宣传报道了火把节盛况,也吸引了不少省内游客来凉山旅游。但是,总体来讲,凉山在省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知名度较小,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严重滞后,客源市场仍以成渝等老市场为主,省外及境外游客所占比例较小,缺少高端游客、豪华团队,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等中远程客源市场和国际市场几乎是空白。当然也还存在由“让人知”到“让人来”的连接滚动问题。

(四)高速公路收费站通道过窄,服务机械。火把节各高速路收费站口都排了近千米的长队,严重影响了自驾游的往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形象,这次自驾游对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投诉达60余起,应从体制机制上考虑这些长期的问题。

(五)旅游投诉大幅上升。火把节期间除高速公路一般性电话投诉和电话答疑投诉外,我州共受理实质旅游投诉 45件,投诉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倍,比“五一”黄金周增长了73.07%。
从旅游投诉对象看,投诉景区18 件、占投诉总数的40%;投诉旅行社5件、占投诉总数的11.1%;投诉社会宾馆15件、占投诉总数的33.3%;其它7件、占总数的15.6%。
社会宾馆、酒店投诉比例上升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游客反映主要是宾馆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财物被盗时有发生。这些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凉山旅游整体形象。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州旅游业发展,涉旅社会宾馆大量涌现,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对这些社会宾馆的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都是一个新课题,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对策建议

(一)继续完善旅游办节模式,创新办节理念。
节庆旅游产品具有开发成本高、生命周期短、文化内涵高、轰动效应大的特点,要培育成熟一个节庆旅游产品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坚持规模大、水平高、固定化、规范化、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方向,继续完善办节模式、突出品牌效应,努力把火把节办成集中展示彝族历史、民风民俗的重要节庆,办成展示凉山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中国西部民族风情旅游第一节。在活动组织方面要通力协作,提前准备,早作安排,推向市场。此外,彝族毕摩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泸沽湖摩梭文化、西昌航天文化等都具有特色鲜明、人无我有、吸引力强的特点,打造节庆旅游产品潜力巨大。

(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大力拓展客源市场。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凉山旅游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外界对凉山不认识,对凉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知之甚少。许多上级领导、经济专家和人文学者来凉山参观考察后在座谈交流中反复提到,凉山资源独具特色,一定要加强对外营销,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商来凉山旅游和投资开发。当前,各地区加大了客源地宣传,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谁争得了市场就占得先机。因此,我州在打造旅游精品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加大对旅游市场营销资金的投入,着力打造“民族风情浓、湖光山色美、科技含量高”和“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创新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实现由“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市场营销变革。解决州内无国际旅行社,没有资质与国际社业务对接问题,把发展入境游、增加高端游客作为旅游突破的关键,积极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三)强化冬旅会工程、重点景区的管理和服务。
围绕“巩固、完善、提升”,进一步深化“一办三创”成果。各重点景区要强化旅游管理和服务,狠抓设施设备保养、规章制度建设、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景区旅游安全、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教育等,着力改善景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理顺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着力解决景区开发建设存在整体联动不够、部门配合较差、宣传各自为阵的问题,使冬旅会打造的精品工程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规范全州各主要景区门票收费标准,并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政策又兼顾各方的门票收费管理机制。

(四)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是促进凉山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的重要保障。当前,全州旅游执法力量薄弱,仅有8名执法编制,而监管旅游市场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旅游投诉案件在逐年增加,不加大执法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一要创新执法机制建设,增加必要的执法力量,增强旅游综合治理力度,做到统一执法、集中执法;二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执法队伍。通过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我州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尽快制定出台旅游扶持优惠政策。
任何产业在培育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但全州旅游业至今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旅游扶持政策,应尽快制定出台鼓励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奖励政策,以加快我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0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