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46|回复: 0

青海应打出大禹故里金招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 0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郭晓芸 编辑:周小林

  2006年9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在《青海日报》上发表了《喇家遗址与大禹文化》一文。他从史籍文献、考古发掘成果及自己对民和三川的了解入手,首次提出了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喇家遗址一带是大禹故里的推测。2007年1月5日,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大禹故里”座谈会。1月23日,鲍义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随着民和县官亭镇喇家遗址的不断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和其他生活用具,尤其是在这里出土的黄河磬王、巨型玉刀更是震惊世界。您据此推测治水英雄大禹是它们的享用者的依据是什么?
鲍义志:从看过喇家遗址发掘现场起,我就将这处人类灾难遗址与大禹治水联系在了一起。原因有四:一、《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出于西羌”,而西羌最活跃的地区是如今的甘青地区;二、喇家遗址出土的巨型玉刀和黄河磬王都不是生活、生产用具,它们是礼器、乐器。在远古时代,这些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大禹也是华夏始祖,同样拥有与炎黄二帝相同的至高权力;三、喇家遗址和大禹时代都距今四千年左右;四、《史记·夏本纪》中有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即为喇家遗址附近的积石峡。因此,我推测:喇家遗址一带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活动过的地方,是大禹故里。
记者:甘肃、四川、河南等地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禹故里,针对这一情况,您认为民和官亭的最大优势在哪里?
鲍义志:在喇家遗址被发掘之前,无论考古学界还是历史学界,都对史前是否发生过大洪水无法确定,甚至认为大禹是神话人物。喇家遗址的发掘意义重大,它对四千多年前发生的那场灾难性的大洪水和地震灾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实了先民们经历过一个洪水时期。历史上,大禹确有其人,只不过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经过诸多考古研究发现,四千多年前,青藏高原的许多文明是领先于其他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我省大量的远古遗址,如乐都柳湾彩陶遗址等都能证明这一点,其中在喇家遗址出土的“第一碗面条”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虽然我国的其他地方也在大做大禹文章,可都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大禹出自于那里;而我省喇家出土的黄河磬王、巨型玉刀,以及积石峡口的禹王洞、寺沟峡黄河岸边的大禹足印等,充分说明四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着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王,而这位王就是深受百姓拥戴的大禹王。民和县官亭拥有的优势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
记者:您对喇家遗址和大禹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何建议?当文化建设与当地经济建设之间的冲突无法回避时,您认为应如何取舍?
鲍义志:喇家遗址的发掘有一个保护得力与否和及时与否的问题。我曾多次去过喇家遗址,看到那些珍贵的出土文物由于风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坏,我很痛心。这就存在一个有计划地开发的问题。文物保护不是某一个单位的事情,对遗址开发、挖掘,就要有一个相应的保护,在发掘初期就要考虑到后期的保护工作。喇家遗址是一处灾难遗址,对于专业人士的意义重大,然而,老百姓对它的关注度可能很有限,将它作为文物保护还是旅游景点保护,这是需要取舍的。我对此的建议是,大力弘扬大禹文化,建设诸如“大禹故里园”的相关场所,如禹王宫、禹王庙及大禹雕塑等,提升喇家遗址的文化内涵,将喇家遗址与大禹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来喇家遗址参观。通过相关介绍,对大禹事迹有所了解,对大禹产生敬仰之情,自然而然地到有关大禹的相关场所参观、旅游,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喇家遗址的旅游收入,以此吸引各方面的投资,加强对喇家遗址的保护,相互促进。
记者:您在《喇家遗址与大禹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我省喇家遗址就是大禹故里的推测,文章发表后,我省著名学者谢佐发表了评议,他提出“河湟文化的史前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中华民族治水史”的观点,您同意他的这个观点吗?
鲍义志:据我了解,谢佐先生一直对水问题非常关注,不仅是我的文章引发出这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成长史和繁荣史与治水紧密相关,可以说,如果对水的关注度不提到一定高度,那民族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我国虽然有很多大江大河,可水资源拥有量十分缺乏。我们经常看到,黄河断流,城市供水困难,农业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能力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上有很多例子都说明治水的重要性,比如四川的都江堰仍在发挥作用,滋润着我国的“鱼米之乡”;还有运河的开通,在使物资大流通的同时,南北文化也有了交融的条件和可能。在我国,龙是我们的图腾,这也是人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我们要利用好水资源。我十分赞同谢佐先生的观点。
记者:大禹精神对今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鲍义志:可以肯定的是,打造大禹文化品牌极具现实意义。首先,“禹王功绩无与伦比”,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他已成为忧国忧民和勤政爱民的典范。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禹导河的过程,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体现的是和谐的理念。其次,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大禹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尽快确认大禹故里,不但对丰富我省的文化内涵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全世界华人华侨都有积极意义。现在我国政通人和,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繁荣强盛,我们可通过举办“大禹文化节”,增强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向心力、凝聚力。第三,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文化的东移,青藏高原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逐渐被淡化,其实,远古时代青藏高原上的羌戎文化异常辉煌灿烂,实为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甚至可以说高原文明带动了东部文明的发展。打造大禹文化、确认大禹故里,可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青海,这对青海人民树立自豪感很有意义。
记者:您对民和县打造大禹故里文化、旅游品牌的初步构想是什么?
鲍义志:去年我提出这样的推测后,与民和县及官亭镇有关领导多次探讨过打造大禹故里文化的方式及初步构想。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建造一处“大禹故里园”,修建禹王宫、禹王庙和大禹雕塑等。此外,还可以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十几年的治水史、三过家门而不入、导河积石等;有关大禹的神话传说———大禹赶石、大禹斩蛟龙、大禹与三川地区108个村庄的起源等;甚至还可以将喇家遗址的房址平面图和珍贵出土文物等以浮雕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挖掘大禹文化的内在价值。可以借鉴我省其他地区的经验,如互助土族自治县依托土族风情、贵德县依靠“天下黄河贵德清”、黄南藏族自治州大打热贡艺术牌等,形成好的规划,做好同步的推介工作。各部门联动,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在文化设施投入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大禹文化打造成青海的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文化、旅游金品牌。加之大禹故里官亭处于青海的大旅游带中,可与青海湖、塔尔寺、热贡艺术、循化撒拉族风情和青海的“西双版纳”孟达天池及民和当地的土族纳顿节等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之旅,丰富旅游圈的内容,延伸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对民和县打造好大禹故里文化充满了信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1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