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友多

横断山域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18: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b>傣族慢轮制陶技艺</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傣族慢轮制陶技艺<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184039.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Ⅷ—5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br>
<br>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br>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傣族制陶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其主要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准备烧陶、烧陶等环节,所生产的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具、建材、赕佛用具等种类。<br>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傣族陶器在用料上亦有讲究,主要以泥土加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其焙烧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露天焙烧和封闭半焙烧等多种方法。成坯方法呈多样化特点,有无转轮制坯、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等方式。这些远古时期的制陶技术,至今仍为傣族传承使用。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多次对傣族制陶进行专门调查,认为傣族传统制陶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烧陶之谜的钥匙。 <br>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除了少量用于建筑物屋脊的装饰品和佛教礼器外,在其他场合已不大容易看得到传统的傣族陶器。另外陶器制作的经济效益不理想,所以学习和从事制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在西双版纳,只有少数村寨的几户人家还会制作陶器,原始制陶术已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亟待拯救和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1: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b>怒族仙女节</b> <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怒族仙女节<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0593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 俗<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Ⅹ—24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br>
<br>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的怒族聚居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br>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仙女阿茸姑娘,在她死后的第二年农历三月十五,人们举行祭拜活动,逐渐形成仙女节习俗。主祭人念祝辞,大家口头献贡。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仙女仪式已渐渐淡化,歌舞求福和体育竞技成为仙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br>怒族仙女节的社会基础相当广泛,体现出原始宗教尤其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的意识及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于怒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br>怒族是我国人口较少且跨国境线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仙女节的传承曾一度中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b>彝族海菜腔</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彝族海菜腔<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11836.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音乐<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Ⅱ—31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br>
<br>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br>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对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进行系统发掘、抢救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br>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菜腔所依存的男女交际习俗“吃火草烟”的消亡及其他文化娱乐形式的传入,海菜腔的歌唱渐趋式微,现已鲜有能完整歌唱成套海菜腔的“曲子师傅”、“曲子老板”(均为对著名歌手的尊称),年轻一辈中也少有海菜腔的爱好者,其传承面临严重危机,亟待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b>傈僳族阿尺木刮</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傈僳族阿尺木刮<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1472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舞蹈<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Ⅲ—35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br>
<br>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br>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br>“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br>“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目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2: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b>傣剧</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傣剧<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2112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传统戏剧<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Ⅳ—86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br>
<br>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br>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br>起初,傣剧中由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穿傣族女装,男性角色的装扮及男女角色的动作套路与滇剧和京剧相仿。表演时,演员上前三步演唱或做动作,再退后三步听场边人提词,唱段之间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后来唱腔经逐步发展形成【喊混】(男腔)和【喊朗】(女腔)两个基本腔调,傣族民歌曲调被广泛吸收为唱腔及器乐曲。演出中着傣装,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br>傣剧传统剧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或佛经故事,如《相勐》、《千瓣莲花》、《朗推罕》等;有的翻译移植自汉族剧目,如《庄子试妻》、《甘露寺》、《杨门女将》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b>遮帕麻和遮咪麻</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遮帕麻和遮咪麻<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23413.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文学<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Ⅰ—3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梁河县<br>
<br>阿昌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传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群众中,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式传承至今。<br>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时,要边歌边舞跳窝罗。开头的唱词为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使族人得以联姻并繁衍传承。<br>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不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基本一致。故事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过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叙述创世的长诗,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的盐婆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文化发展的一座丰碑,阿昌族将其称为“我们民族的歌”。<br>50年前,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家喻户晓,阿昌族男女老少都会口头讲述。如今,由于懂阿昌古语的人越来越少,能说唱史诗的“活祀”(祭司)由原来的8人减为2人,古老的创世神话正濒临消亡的危险。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b>牡帕密帕</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牡帕密帕<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2454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文学<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Ⅰ—4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思茅市 <br><br>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br>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说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br>牡帕密帕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拉祜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但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一创世神话濒临失传,后继乏人。目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能完整演唱该曲目的仅剩1至2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b>四季生产调</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四季生产调<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3193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文学<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Ⅰ—24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br>
<br>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其起源时间的下限不晚于唐代。作为山区梯田生产技术及其礼仪禁忌的百科大典,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单元的内容。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调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梯田耕作的程序、技术要领,以及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物候变化规律、节庆祭典知识和人生礼节规范等。<br>四季生产调体系严整,通俗易懂,可诵可唱,语言生动活泼,贴近生产、生活,而且传承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梯田生产技术的全面总结,也是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集大成之作。<br>四季生产调见证了哈尼族梯田稻作文明的变迁历程,对人类梯田稻作文明所具有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直白、朴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风格给人以亲切感人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口传心授的四季生产调都在哈尼族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指导作用。<br>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尤其是随着外来强势文化大量涌入,哈尼族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传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目前,能系统传唱四季生产调的长辈艺人和祭师已屈指可数,潜心学习四季生产调的年轻一代哈尼人凤毛麟角。四季生产调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b>哈尼族多声部民歌</b><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哈尼族多声部民歌<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8/23420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民间音乐<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Ⅱ—30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br>
<br>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br>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br>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尽管它已引起音乐界、人类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但长期没有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具有多声部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日益减少,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正处于失传的边缘。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9 0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b>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b><br><br>
时间:2006年<br>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br>
地区:云 南<br>
编号:Ⅷ—68 <br>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9/02115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纳西族东巴纸又称白地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br>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br>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br>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傣族手工造纸技艺<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2/29/02210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傣族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州一带,在元代的古书中记载傣族地区还在刻木记事,但明代中叶傣族地区已有造纸业,傣族称纸为&quot;缅纸&quot;。 <br>缅纸用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制成,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主要用于制作高升、孔明灯和书写佛经。缅纸还用于制作油纸伞,即以纸为伞面,上涂芝麻油,是老人丧葬的必备品,意为老人死后可以借助伞飞向天堂。油纸伞除用来遮风避雨,还具有观赏价值。现在曼召村已不制作油伞,但在勐遮镇能购买到。缅纸是寺庙和尚和活佛抄写经书和学习傣文的必用纸,也是以前抄写医药的必用纸,现在佛寺中和尚学习佛经仍用缅纸。 <br>纤维较粗、木质化多的构树皮和含杂质较多的纸浆则用来制造纸毯,纸毯颜色较青黑,厚约5毫米,是老人丧葬死后的垫子,也是傣族男孩升和尚必坐的垫子,以前也是垫床的重要材料。 <br>手工纸由于机制的应用、原料资源减少、造纸成本高以及耗薪材大等几大原因,规模已有所萎缩,主要用于祭祀、卫生用纸、丧葬等。但手工纸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在旅游发展的今天,如何将手工纸与市场结合,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3-29 1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